首页

唯美之家SM

时间:2025-05-23 01:12:51 作者:中韩医疗企业在鲁对接洽谈 共商大健康产业合作机遇 浏览量:18083

 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(记者 陈杭)“随着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空间探索等前沿科技的发展,科幻文学的素材和深度正在不断丰富,这不仅为科幻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,还对科幻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。”著名科幻作家、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28日参加“元宇·光年”科普科幻教育论坛(下称论坛)时如是说。

  作为享誉国际的科幻作家,刘慈欣曾凭借科幻小说《三体》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“雨果奖”,还创作了《流浪地球》等诸多作品。他谈到,科幻作品是以现有科学理论为基础展开想象,两者联系紧密。在科幻创作中,他就曾引入现实世界的前沿科技进展,如量子纠缠、黑洞理论等。

 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以往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,逐渐“走进”现实世界,引领科技创新前进的方向。刘慈欣说,科幻文学是人们与科技对话的桥梁,能使复杂的科技概念化繁为简,激发普通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。同时,还能引领公众思考在宇宙的广阔舞台上如何找到人类的位置。

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接连出现,会对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什么影响?在刘慈欣看来,就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而言,人工智能现在确实不如人类。但从长远发展来看,很难下定论。在创作领域,不管是作家、导演,还是画家,都面临着人工智能巨大的挑战。

  “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幻作家、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的参与,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如何在科幻作品中表现得更合理和更有吸引力。”刘慈欣在论坛上表示,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与科幻的结合,提升科幻文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,扩大其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。

  刘慈欣提出了对科幻作品的展望:希望科幻作品不仅能够引领科技潮流,更能够引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和思考火花,“期待在未来,我们可以一起探索科幻的无限可能。”

  以“科学梦想创造未来”为主题的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于4月27日至29日在京举办。作为大会主论坛之一,本次论坛聚焦科幻影视化转化及科普科幻教育,展示行业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。(完) 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财政部: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667亿元

吴刚说,目前中国已经具备轻型和中型破冰船的设计、建造能力,现在面临的技术挑战就是重型级别的破冰船,设计、建造重型破冰船属于破冰船技术的“金字塔塔尖”,这也是未来需要前进的方向。

澳门前三季度入境旅客超2500万人次

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天将在北京正式开幕。本届链博会在展台分布和展区设置上更加突出“链式”思维,全流程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重点环节,同时在成果发布等方面也有很多创新。

国家文物局:2023年依法查处各类文物行政违法案件338起

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,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《北京宣言》的签署,意味着巴勒斯坦民族和解迈出重要一步。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真诚无私,秉持公正原则,得到了巴勒斯坦内部和中东地区国家的信任。

俄乌局势进展:美国向乌移交没收的伊朗弹药 俄称一日摧毁74架无人机

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提出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,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更加成熟完善。

国家安全部曝光多个“间谍网勾”案例

云南田野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继辉介绍,需要做一些前置条件的筛选,比如说胶源的选定、优良品种的培育、种植密度的调整、生产工艺的改进等,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,还要有相应的一些政策引导和支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